“环境治理、监测先行”,在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推进过程中,如何才能得出公正、客观、准确、有效的环境监测数据?
国务院环境应急专家组副组长、原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总工齐文启研究员表示,相比地方环保部门的环境监测站,民营企业能够有更多的人力和财力的支持。
但是,由于我国法律并没有授权由环保部门管理民营环境监测企业,且目前全国600多家民营环境监测企业的计量认证、技术认证都不归环保部门,在管理上存在漏洞。因此,建立民营环境监测企业的诚信体系非常重要。
环境保护部政策法规司司法处副处长李静云表示:“新环保法中明确规定,对于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行为可以实施行政拘留。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篡改、伪造或者指使篡改、伪造监测数据的,相关责任人也将受到行政处分。”计量审批、认证都是源头管理,但环保部门应更注重事中、事后的监管,通过抽样比对测试、鼓励社会广泛监督等方式,用最低的成本实现最好的监管。
为准确、有效获得监测信息,会议推介了“环境监测前置服务”。“以往环境监测站除了建设项目‘三同时’验收时会帮企业分析超标排放原因,日常的监督性监测中很少会开展这项工作。现在,第三方监测可以提供更为全方位的服务。”齐文启说。
环境保护已经成为中国人的共识,无论是政府职能部门还是社会大众都有知情权,希望中国的民营环境监测部门能连接政府和大众,给中国环境保护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