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常常会对检测结果最后保留几位有效数字以及数值如何修约存在疑问。那么,到底怎么确定有效位数呢?数值修约又该如何进行?下面迪瑞科特老师将为您解惑。
一、有效数字保留
检测结果最后保留的有效位数,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1、依据标准方法中数据有效位数的规定;
2、依据测量仪器的精密度、器具的分辨率;
3、上级主管部门或行业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数值修约规则
根据GB/T 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归纳修约规则如下: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五前为偶应舍去,五前为奇应进一。具体如下:
1、拟舍去的数字的最左边一位数字小于5,则舍去,保留的数字不变;
例:将12.1498修约到个数位,得12;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2.1;
2、拟舍去的数字的最左边一位数字大于5,则进1,即保留的数字最后一位加1;
例:将1268修约到“百”数位,得1300;修约到“十”数位,得1270;
3、拟舍去的数字的最左边一位数字是5,且其后面跟有非0数字时,则进1,即保留的数字最后一位加1;
例:将22.5002修约到个数位,得23;
4、拟舍去的数字的最左边一位数字是5,且其后无数字或皆为0时,若保留数字的最后一位为奇数(1,3,5,7,9),则进1;保留数字的最后一位为偶数(0,2,4,6,8),则舍去;
例:将8.05000修约到一位小数,得8.0;1.75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8;
总结:四舍六入五考虑,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皆零视奇偶,最末一位总是偶。
5、不得进行连续修约。即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不得多次按规则连续修约。
例:15.1454修约到一位小数,得15.1,而不是连续修约后的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