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2019年度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全覆盖检查情况的通报。根据通报内容,此次对全省1440家机构进行检查,共撤销、注销机构资质85家、暂停处理机构372家、缩减能力机构83家。现场检查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小伙伴们可从别人身上吸取教训,做到未雨绸缪,不要妄想触碰法律法规的红线!
(一) 依法依规检测意识不强。
有的检验检测机构依法检测意识树得不牢,未能把依法检测要求贯穿于检验检测活动各环节,如环境、农业行业部分检测机构,通过内部系统向政府部门报送尚未取得资质能力范围内的检测数据,错误认为此数据未出具纸质报告和未加盖CMA印章就不属于超范围检验等问题。部分检验检测机构在资质认定检测标准已作废,检测项目缺少必备设备或设备检定(校准)过期未检,仍对外出具检验报告。
(二) 内部管理不够规范有序。
有些检测机构内部管理混乱,未严格按照规程开展检验检测,制度规定和相关检验标准成了“一纸空文”。如部分机构未按照RB/T214-2017标准进行转版,或制定的体系文件要求与实际管理模式完全脱节,内审、管审记录出现与机构无关的内容信息。一些机构将业务量与检验检测人员收入相关联,激励机制和导向存在偏差,导致检验检测过程缺乏有效质量控制。如个别机构急于出具报告,疏于对检测数据复核,相关检测人员检验工作粗心大意,对可疑数据不敏感,出具的检测报告存在风险或错误。
(三) 技术能力得不到有效维持。
相当一部分检测机构认为,取得了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证书,就等于取得了检测市场的“通行证”和“许可证”,忽视检验检测能力的有效维持。比如,机构关键岗位检测人员变更事项未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备。标准更新不及时,新标准发布实施后,仍使用旧标准进行检验。检测设备损坏未及时得到维修,甚至对使用频率低的检测设备不校准检定,严重影响机构检验检测能力的有效维持。
(四) 检测行业“小散弱”问题突出。